玻纖業務回暖
- 最后修訂: 2010-06-16
玻纖業務回暖
10年上半年,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主要生產裝置運行穩定,玻璃纖維(多晶莫來石纖維)價格和產銷量同比上升,而09年同期,受玻璃纖維等業務市場低迷、合成氨裝置因供氣不足等不利因素影響,公司出現虧損。
公司主營業務為化肥、化工原料及產品的生產、銷售,主要產品為合成氨、尿素、玻璃纖維(高溫纖維)、硝銨、復合肥、季戊四醇、聚甲醛、甲酸鈉。10年上半年,公司主營業務中,化工業務表現好于化肥業務,其中玻纖業務盈利較09年由較大幅度回升,主要得益于電子等玻纖下游產業復蘇。受出口不景氣影響,09年玻纖業務部分生產線停產,整體開工率在一度不到7成,低負荷造成的高費用率使玻纖業務一度虧損。
09年上半年公司銷售玻纖12.58萬噸,實現收入9.73億元,同比下降28.88%;產品毛利率僅為14.85%。10年一季度,公司玻纖業務盈利就達到6,500萬元左右,是扭虧的主要原因。 化肥業務依舊低迷,對業績提升不利。
09年上半年,公司先后遭受天然氣供應中斷和氨合成塔管道爆裂的影響,尿素裝置停工時間超過2個月,使得產銷量大幅下降;而10年上半年,公司尿素業務主要受到西南地區干旱影響,用肥需求急劇減少,導致產品銷售不暢,價格下跌。據測算,10年公司尿素的平均銷售價格較09年有所下降,毛利率也出現下滑。
值得注意的是,天然氣價格上漲將對公司未來經營產生較大影響。根據發改委通知,國產陸上天然氣(川渝氣田)出廠基準價格每立方米提高0.23元,同時,國家統一運價的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每立方米提高0.08元,分別從2010年6月1日與2010年4月25日起執行。根據測算,執行新的天然氣出廠基準價格與管道運輸價格后,將增加公司2010年生產成本約7,000萬元,相當于09年公司凈利潤的90%。
天然氣是公司的主要原材料,此前,低價天然氣成為公司的競爭優勢。公司尿素業務毛利率多年維持在40%以上,主要得益于氣頭尿素的成本優勢。氣頭尿素因天然氣價格較低,平均成本比煤頭尿素企業低約300元/噸,如果天然氣價格上漲0.4元/立方米,氣頭尿素成本和煤頭尿素成本大致相當。在此次天然氣價格上漲之后,公司成本優勢將明顯減弱。如果考慮到氣頭尿素多集中在西部地區,運輸成本高于其它地區,其優勢已經較為微弱。另外,由于國內天然氣供需存在較大缺口,未來天然氣價格繼續上漲的可能性仍較大,屆時,氣頭尿素企業的處境將更為艱難。